来源:酷飞网
责编:tanbisheng
2019-12-10 09:25
标签:无人机规范 无人机地理围栏 无人机标准
2019年12月5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了“公开征集对《民用无人机地理围栏数据技术规范》等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”的公告。
【酷飞网 51kufei.com】
(酷飞网整理报道)据工信部科技司消息,2019年12月5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了“公开征集对《民用无人机地理围栏数据技术规范》等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”的公告。
此次发布的强制性国际标准修订计划(征求意见稿)包含了《民用无人机产品安全要求》和《民用无人机地理围栏数据技术规范》两个项目的制定,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4日。其中《民用无人机地理围栏数据技术规范》主要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、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、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起草。
此次关于《民用无人机地理围栏数据技术规范》的立项,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无人机国际标准化工作,推动我国关于无人机相关规范的全面化、标准化、精准化发展,从而推动我国无人机事业优良化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两天后的12月7日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宣布了世界上第一个ISO批准的无人机标准通过认证。新标准包括关于商用无人机的质量、安全、安保和总体“礼节”等的协议,这将有助于未来无人机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。它是针对空中无人机的一系列新兴标准中的第一个,而其他一些则是针对通用规范、产品制造和维护、无人驾驶交通管理(UTM)和测试程序等而制定的。该标准和已经发布的运营标准,会与2020年将发布的无人机产品制造标准结合起来,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无人机适航标准。
这些标准将使投资者对商业无人机运营的安全性,合规性产生新的信心,再加上产品制造和维护标准,有望进一步扩展无人机技术的可用性和推动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。
扩展阅读
早在2017年10月,为了进一步监管无人机,制止“黑飞”以及无人机扰航等不良事件的发生,民航局正式出台了《无人机围栏》。当中,对“无人机电子围栏“定义为:“为保障区域安全,在相应地理范围中以电子信息模型画出区域边界,在无人机系统或无人机云系统中,使用电子信息模型防止无人机飞入或者飞出特定区域的软硬件系统。”换句话说,限制无人机飞行区域,在飞入禁止飞行的区域前悬停或进行自动返航,保障飞行器与地面人群的安全。
在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,电子围栏技术对于无人机安全运行与地面人员的安全无疑至关重要。国内多家无人机企业已开始配合进行无人机电子围栏的安全检测。
作为全球无人机领航企业,大疆创新很早就开始探索地理围栏功能,试图从技术上限制无人机进入高危区域。2019年2月,大疆更新了GEO(地理空间环境在线)系统,将地理围栏从二维升级到三维。亿航智能也在今年7月29日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航科院无人机检验中心“分布式软件系统操作无人机的电子围栏检验”的企业。
大疆GEO(地理空间环境在线)系统2.0
目前对于无人机电子围栏的标准,国际上尚没有形成有效的标准,在无人机地理围栏数据技术上也没有规范化,并且在监管政策方面,各个国家也都是在探索阶段。在国内无人机企业的积极推动和相关部门对于标准规范的制定下,可以说关于无人机电子围栏标准,中国目前处于世界领先位置。
注: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后台删除。
声明:
凡来源标注为"国际无人系统网"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,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"国际无人系统网"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